本文主要分析spec文件的编写。

概述

rpm是Red Hat包管理器,rpm 包有五种基本操作:安装、卸载、升级、查询、验证。

  • 安装 : rpm -i [options] file1.rpm ....
  • 卸载 : rpm -e [options] pkg1
  • 升级 : rpm -U [options] ....
  • 查询 : rpm -q [options] ...
  • 验证: rpm -V [options] ...

spec文件规范

制作RPM的关键就是编写SPEC软件包描述文件。这个文件包含了软件包的诸多信息,如软件包的名字、版本、类别、说明摘要、创建时执行什么指令、安装时执行什么操作、以及软件包要包含哪些文件等等 个人理解,rpm包就是把手工安装软件进行了封装(类似一键安装或自动化安装)。

文件头

开头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域:

  • Summary :用一句话概括软件尽量多的信息,方便以后查阅

  • Name: 软件包的名字,最终RPM软件包读这个名字,再和版本号、release号进行拼接软件包名

  • Version: 软件版本号, 一般大的变动才会升级

  • Release: 软件发布号, 比如小的变动、小的补丁可以进行+1

  • Vendor: 软件开发者名字,不做强制要求

  • Copyright : 版权说明

  • Group: 软件包分组,从属那个组,如core app等等

  • Source: 软件包的名字,如stress-1.0.4.tar.gz 可以使用Source1、Source2等多个,后面也可以使用%{source1}等引用

  • BuildRoot:安装或编译时使用的“虚拟目录",考虑到多用户环境,一般%{_tmppath}/%{name}-%{version}-%{release}-root 或%{_tmppath}/%{name}-%{version}-%{release}-buildroot-%(%{__id_u} -n} 该参数非常重要,因为在生成rpm的过程中,执行make install时就会把软件安装到上述的路径中,在打包的时候,同样依赖“虚拟目录”为“根目录”进行操作。后面可使用$RPM_BUILD_ROOT 方式引用。 %description: 软件包详细说明,可以多行

  • Patch: 补丁源码,可使用Patch1、Patch2等标识多个补丁,使用%patch0或%{patch0}引用

  • Prefix: %{_prefix} 这个主要是为了解决今后安装rpm包时,并不一定把软件安装到rpm中打包的目录的情况。这样,必须在这里定义该标识,并在编写%install脚本的时候引用,才能实现rpm安装时重新指定位置的功能

  • Prefix: %{_sysconfdir} 这个原因和上面的一样,但由于%{_prefix}指/usr,而对于其他的文件,例如/etc下的配置文件,则需要用%{_sysconfdir}标识

  • Build Arch: 指编译的目标处理器架构,noarch标识不指定,但通常都是以/usr/lib/rpm/marcros中的内容为默认值

  • Requires: 该rpm包所依赖的软件包名称,可以用>=或<=表示大于或小于某一特定版本,例如: libpng-devel >= 1.0.20 zlib ※“>=”号两边需用空格隔开,而不同软件名称也用空格分开 还有例如PreReq、Requires(pre)、Requires(post)、Requires(preun)、Requires(postun)、BuildRequires等都是针对不同阶段的依赖指定

  • Provides: 指明本软件一些特定的功能,以便其他rpm识别

  • Packager: 打包者的信息

%prep段

预处理阶段,可以执行一些解压命令,或则是安装前脚本,安装前设置等等。 %prep、%build、%install,除了可以执行RPM的宏命令(%开头),还可以执行shell命令。

%setup -n %{name}-%{vesion} 把源码解压并放好

通常是从/usr/src/asianux/SOURCES里的包解压到/usr/src/asianux/BUILD/%{name}-%{version}中。 一般用%setup -c就可以了, 但有两种情况:一就是同时编译多个源码包,二就是源码的tar包的名称与解压出来的目录不一致,此时,就需要使用-n参数指定一下了。

%patch 打补丁

通常补丁都会一起在源码tar.gz包中,或放到SOURCES目录下。一般参数为:

%patch -p1 使用前面定义的Patch补丁进行,-p1是忽略patch的第一层目录

%Patch2 -p1 -b xxx.patch 打上指定的补丁,-b是指生成备份文件

补充一下setup、patch参数:

%setup 不加任何选项,仅将软件包打开。 
%setup -n newdir 将软件包解压在newdir目录。 
%setup -c 解压缩之前先产生目录。 
%setup -b num 将第numsource文件解压缩。 
%setup -T 不使用default的解压缩操作。 
%setup -T -b 0 将第0个源代码文件解压缩。 
%setup -c -n newdir 指定目录名称newdir,并在此目录产生rpm套件。  
%patch 最简单的补丁方式,自动指定patch level 
%patch 0 使用第0个补丁文件,相当于%patch ?p 0 
%patch -s 不显示打补丁时的信息。 
%patch -T 将所有打补丁时产生的输出文件删除。

%build段

生成阶段,或则是编译阶段。一般包含%configure、 make 等等,同样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软件需要,添加不同的辅助编译的命令

%configure 这个不是关键字,而是rpm定义的标准宏命令。意思是执行源代码的configure配置 在/usr/src/asianux/BUILD/%{name}-%{version}目录中进行 ,使用标准写法,会引用/usr/lib/rpm/marcros中定义的参数。 另一种不标准的写法是,可参考源码中的参数自定义,例如:

CFLAGS="$RPM_OPT_FLAGS" CXXFLAGS="$RPM_OPT_FLAGS" ./configure --prefix=%{_prefix}

在/usr/src/asianux/BUILD/%{name}-%{version}目录中进行make的工作 ,常见写法:

make %{?_smp_mflags} OPTIMIZE="%{optflags}"

都是一些优化参数,定义在/usr/lib/rpm/marcros中

%install

安装阶段,类似于make install。这里把软件安装到虚拟的根目录中,比如${RPM_BUILD_ROOT}/%{_bindir}

在/usr/src/asianux/BUILD/%{name}-%{version}目录中进行make install的操作。这个很重要,因为如果这里的路径不对的话,则下面%file中寻找文件的时候就会失败。 常见内容有: %makeinstall 这不是关键字,而是rpm定义的标准宏命令。也可以使用非标准写法:

make DESTDIR=$RPM_BUILD_ROOT install

make prefix=$RPM_BUILD_ROOT install

需要说明的是,这里的%install主要就是为了后面的%file服务的。所以,还可以使用常规的系统命令:

install -d $RPM_BUILD_ROOT/
cp -a * $RPM_BUILD_ROOT/

%clean 清理临时文件 通常内容为:

[ "$RPM_BUILD_ROOT" != "/" ] && rm -rf "$RPM_BUILD_ROOT"
rm -rf $RPM_BUILD_DIR/%{name}-%{version}

※注意区分\(RPM_BUILD_ROOT和\)RPM_BUILD_DIR:

$RPM_BUILD_ROOT是指开头定义的BuildRoot,

而$RPM_BUILD_DIR通常就是指/usr/src/asianux/BUILD,其中,前面的才是%file需要的。

%pre rpm安装前执行的脚本
%post rpm安装后执行的脚本
%preun rpm卸载前执行的脚本
%postun rpm卸载后执行的脚本

%preun %postun 的区别是什么呢?

前者在升级的时候会执行,后者在升级rpm包的时候不会执行

%files段

本段是文件段,用于定义软件包所包含的文件,分为三类--说明文档(doc),配置文件(config)及执行程序,还可定义文件存取权限,拥有者及组别。

这里会在虚拟根目录下进行,千万不要写绝对路径,而应用宏或变量表示相对路径。 如果描述为目录,表示目录中除%exclude外的所有文件。 %defattr (-,root,root) 指定包装文件的属性,分别是(mode,owner,group),-表示默认值,对文本文件是0644,可执行文件是0755

%exclude 列出不想打包到rpm中的文件 ※小心,如果%exclude指定的文件不存在,也会出错的。

%changelog段

本段是修改日志段。你可以将软件的每次修改记录到这里,保存到发布的软件包中,以便查询之用。每一个修改日志都有这样一种格式:第一行是:* 星期 月 日 年 修改人 电子信箱。其中:星期、月份均用英文形式的前3个字母,用中文会报错。接下来的行写的是修改了什么地方,可写多行。一般以减号开始,便于后续的查阅。

注意事项

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:%install部分使用的是绝对路径,而%file部分使用则是相对路径,虽然其描述的是同一个地方。千万不要写错。

就是%file中必须明白,用的是相对目录引用

%files 
%defattr(-,root,root) 
%{_bindir} 
%{_libdir} 
%{_datadir} 
%exclude %{_libdir}/debug

如何编写%file段

由于必须在%file中包括所有套件中的文件,所以,我们需要清楚编译完的套件到底包括那些文件? 常见的做法是,人工模拟一次编译的过程: 这样,整个套件的内容就会被放到/usr/local/xxx中,可根据情况编写%file和%exclude段。

※当然,这个只能对源码按GNU方式编写,并使用GNU autotool创建的包有效,若自定义Makefile则不能一概而论。

关于rpm中的执行脚本

如果正在制作的rpm包是准备作为放到系统安装光盘中的话,则需要考虑rpm中定义的脚本是否有问题。由于系统在安装的时候只是依赖于一个小环境进行,而该环境与实际安装完的环境有很大的区别,所以,大部分的脚本在该安装环境中都是无法生效,甚至会带来麻烦的。 所以,对于这样的,需要放到安装光盘中的套件,不加入执行脚本是较佳的方法。

另外,为提供操作中可参考的信息,rpm还提供了一种信号机制:不同的操作会返回不同的信息,并放到默认变量$1中。

0代表卸载、1代表安装、2代表升级

SPEC文件示例

示例一:

打包 gzip

简单进行说明,

Summary: The GNU data compression program
Name: gzip
Version: 1.8
Release: 1
License: GPLv3+ and GFDL
Source: http://ftp.gnu.org/gnu/gzip/gzip-%{version}.tar.xz
URL: http://www.gzip.org/
Conflicts: filesystem < 3  # 定义filesystem至少版本3,否则存在冲突
Provides: /bin/gunzip  # 功能1
Provides: /bin/gzip    # 功能2
Provides: /bin/zcat    # 功能3
#for one check
BuildRequires: less, /bin/more

%description
The gzip package contains the popular GNU gzip data compression
program. Gzipped files have a .gz extension.

Gzip should be installed on your system, because it is a
very commonly used data compression program.

%prep
%setup -q
%build
export DEFS="NO_ASM"
export CPPFLAGS="-DHAVE_LSTAT" # make 前设置环境变量
%configure
make %{?_smp_mflags}

%install
rm -rf ${RPM_BUILD_ROOT}  # 清空临时目录
%makeinstall  bindir=${RPM_BUILD_ROOT}/%{_bindir} # 二进制导向临时目录

# we don't ship it, so let's remove it from ${RPM_BUILD_ROOT}
rm -rf ${RPM_BUILD_ROOT}%{_infodir} # 删除infodir
# uncompress is a part of ncompress package
rm -f ${RPM_BUILD_ROOT}/%{_bindir}/uncompress # 删除uncompress,避免冲突

%check
make check      # 进行检查测试

%files
%defattr(-,root,root)
%{_bindir}/*
%{_mandir}/*/*

%changelog
* Fri Oct 23 2015 xxx - 1.6-7
- Rebuild for new 4.0 release

by 李鹏